目录
1,中国军警格斗术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格斗术:1.军体格斗术、2.新军体拳、3.军体拳第一套 第二套 第三套。4.警卫拳、5.警卫格斗拳、6.擒敌格斗拳、7.格斗拳、8.防暴拳、9.功力拳、10.擒敌拳、11.护体拳、12.八极拳、13.擒敌技术组合套路、14.一招制敌组合套路、15.捕俘拳、16.捕俘刀17侦察兵格斗技术组合套路、18,格斗基本功组合套路、19.防暴盾棍术第一套 第二套、20.警棍术第一套 第二套 第三套。21 .刺杀操第一二三套。22.新版刺杀操23.黑龙十八手
2,军队格斗术的概述
众所周知,军人的强大并不只单单局限于先进武器的应用。一名优秀的军人所具备的也不可能完全只有武器使用的技巧。由于战争种类的多样化,即使是军人也并不可能在身边随时携带着武器,但是尽管赤手空拳,他们往往也可以非常轻易地击败、甚至击杀敌人。这除了要依靠日常的身体素质训练之外,还在于他们还掌握着一种千百年来由战争中演化得出的格斗技巧——军队格斗术。与其他各种武道相比,军队格斗术的格斗理念可谓独树一帜。严格来说,它其实并不属于武道,也并非是单纯的赤手格斗技术。比起其它武道提倡“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不同,军队格斗术所强调的是对敌人进行最单纯的制伏与杀伤。而由于使用者的身份特殊,使得这种格斗术与纯粹的擂台竞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包含着一击制敌的强大威力。当然,这种危险的格斗技术并没有像其他武道那样被推广发展至全世界,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格斗术存在的真正价值取决于它的使用环境——在普通的擂台竞技场上,格斗家们要进行的比赛是全部都在竞技规则保护之下的,他们完全是在规则限定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安全的格斗搏击。但是,军队格斗术所使用的环境可绝没有擂台上的安全,他的使用者往往都是身处于惨烈的战场,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士兵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为了保护自己而杀死敌人。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过于残酷,但是军队格斗术的确就是有这样的环境中演化而来的,因此,它使用起来并没有其他武道得美感与魅力,但绝对是一种极度危险的战斗技巧。
3,武术技法之擒拿
武术技法之擒拿 擒拿属于汉族武术技法之一,源于技击。利用人体关节、穴位和要害部位的弱点,运用杠杆原理与经络学说,采用反关节动作和集中力量攻击对方薄弱之处,使其产生生理上无法抗拒的痛疼反应,达到拿其一处而擒之的`效果。下面随我来了解下详细情况吧。 擒拿是从国术技击中演变而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筋错骨手”,在汉族传统武术中每一派的武术中都会有擒摔技击术,但是这些技击术大体分为太极拳擒拿手和少林武术擒拿手两大部分。太极拳擒拿手主要有陈氏太极拳32路擒拿手,而杨氏太极拳的更是将太极心法与擒拿、点穴等功夫融会贯通。少林武术中很早就有一种叫做“缠丝擒拿手”的功夫。有72路擒拿手和32路小擒拿、以及108路擒拿手。其体系中都包括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由于擒拿实战性强被融入我国军警格斗体系。 风格特点 擒拿可以分为拿骨,[即反关节],拿筋,拿穴三类,其中以拿骨为其核心技术,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 历史沿革 形成于武术的鼎盛时期。 明代嘉靖年间,擒拿法已风靡一时,著名武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中,对“鹰爪王的拿”便有赞誉。 招式动作 汉族拳术之一。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 擒拿的手法较多,根据关节活动与手法运用特点,常用的有下列17个基本手法: (1)拿.握捏对方肢体关节,使其内旋和外旋,称里拿和外拿。 (2)缠.双手抓握对方肢体远端,使关节扭屈,有小大缠之分。 (3)背.将对方肢体反关节背负肩背上 ,使其过度伸展,如背肩、肘、腰。 (4)卷.使关节过度屈曲,如卷肘、卷腕、卷指。 (5)压.用力向下压,使关节肢体过伸,如压腕、别肩、别肘、压腿等。 (6)展.使关节过度伸展,如展臂、展指。 (7)蹬.蹬踹对方腿部,使关节过度内翻,如蹬小腿。 (8)抱.双手环抱,使对方肢体不能运动,如抱腿、抱臂、抱腰等。 (9)转.使关节肢体过度扭转,如错颈、转臂。 (10) 锁.使活动部位活动受阻,旋转不动,如锁喉、锁肩等。 (11)分.施力分离关节的正常部位,如分指。 (12)抓.抓住对方要害部位,使其不能活动。 (13)推.使肢体关节远离身体重心,如撑颚、推颈 、揣耳等。 (14)搬。使关节过度展转,如搬头、搬腿。 (15)抠.用指深掐五官或要害,如抠眼、抠鼻、抠腮、掐肩、挖海等。 (16)托。紧握肢体一端,反关节用力上托,如托肘等。 (17)点.进攻穴道,如点死穴、点哑穴、点晕穴等。 练习和实战 由于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常配合其它技击方法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裆撇臂、挎拦、携腕、小缠、大缠、端灯、牵羊、盘腿、卷腕、断臂等等。事实上,擒拿术也包括解脱法。 ;
4,武术擒拿技法
武术擒拿技法 擒拿技法是武术技法之一类。利用人体关节、穴位和要害部位的弱点,运用杠杆原理与经络学说,采用反关节动作和集中力量攻击对方薄弱之处,使其产生生理上无法抗拒的痛疼反应,达到拿其一处而擒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擒拿技法。欢迎阅读! 武术 擒拿技法 擒拿可分为拿骨(即反关节),拿筋、拿穴共类,其中拿骨为其核心技术。擒拿的部位可分为:拿指、拿腕、拿肘、拿肩、拿头颈、拿腰、拿膝、拿足踩八部位。其中上肢是擒拿攻击的主要部位。擒拿的用力方法可分为单拿、双拿、组合拿。擒拿的主要手法有搬、点、锁、扣、拧、缠、掐、折、托、压、切、踩、绊、踢、靠、甩等。 武术 擒拿技法1、拿指 擒拿技法之一。控制对手掌、指关节的擒拿方法。手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之一,由于手的关节多而小,指细而长,五指分散,很容易被对手抓握住;单指力量薄弱,一旦被分开控制,则难于逃脱。拿指的方法包括:折、压、扣、封、分等。 武术 擒拿技法2、折指 拿指法之一。当对方在身后卡抱腰部时,按封住其双手,用力瓣搬其一指(以小指为攻击主要部位),将其指用力背向搬压。形戊背向对折。 武术 擒拿技法3、分指 擒拿指法之一。双手同时抓握住对方同一手的不同手指,分册.形成分指月.‘使其伸直,并向两侧用力拿掌骨拿掌指法。双方抓握,用拇指的扣压力,将对方四指扣压成一个立面,尔后用力挤压,令其产生剧痛 武术 擒拿技法4、卷腕 拿腕法之一。当被对方用掌推或抓握胸或肩部时,迅即封抓住其来手,四指用力扣握住其小指侧向内翻转。同时,以掌根用力按压 武术 擒拿技法5、扣腕 拿腕法之。一手抓握住对手拇指侧外翻,随即另·手抓握住小指侧,使其手心向上。尔后用力向前扣压,形成手腕内扣与小臂对折。 武术 擒拿技法6、折腕 拿腕法之一。当胸部被对方以掌攻击时,迅即用双手分别抓握住对方的拇指和小指两侧,使其掌心朝前。尔后用力折压掌背底部。同时,用力前推对手掌指,使之形成掌与小臂背向对折。 武术 擒拿技法7、缠腕 拿腕法之一。对手用右手抓握住我右手腕时,我以左手封扣住其腕部,随后右手向小指一侧做缠腕动作,用力切压其腕关节使之处于被动状态。 武术 擒拿技法8、背腕 拿腕法之一。当对方用右手抓握住我左手腕时,我用力屈臂内旋,尔后以右手抓握圭」扣住其手,使小臂内侧朝上。同时,用力向前顶肘,使之形成腕与臂背向对折。 武术 擒拿技法9、提腕 拿腕法之一。一手抓握住对方手背部,以拇指和食、中指卡控住其手根两侧,用力卜提,下折压腕关节,形成手与臂对折。 武术基本步法 弓步 动作说明:前脚微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膝部约与脚面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手腰间。 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后脚拔跟或外掀脚掌。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蹬地。 (2)后腿屈膝。 纠正方法:强调挺膝后蹬。 (3)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强调沉髋。 教法提示:结合手法做原地或行进间左右弓步,交替练习。 马步 动作说明: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三~四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成水平,眼看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 要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脚尖外撇。 纠正方法:强调脚跟外蹬。 (2)两脚距离过大或太小。 纠正方法:量出三脚距离后,再下蹲成马步。 (3)弯腰跪膝。 纠正方法:强调挺胸、立腰后再下蹲,膝盖不得超过脚尖。 教法提示:原地做马步与弓步的转换练习,或结合手法进行练习。 虚步 动作说明: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虚实不清。 纠正方法:等支撑腿下蹲后,前脚尖再着地。 (2)支撑腿蹲不下去。 纠正方法:脚尖外展,多做腿部练习。 教法提示:先做高姿势练习,再结合手法做正确动作。 仆步 动作说明: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 要点: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平铺腿不直,脚外侧掀起,脚尖上翘外展。 纠正方法:平铺腿的脚外侧抵住固定物,使之正确。 (2)全蹲腿未蹲到底,脚跟提起。 纠正方法:增加踝关节柔韧性,强调腿平铺时沉髋、拧腰。 (3)上体前倾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后再下蹲。 教法提示: (1)先把姿势放高一些,再做正确动作。 (2)结合手法练习。 歇步 动作说明: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离地,臀部外侧紧贴后小腿。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两腿贴不紧,后腿膝跪地。 纠正方法:强调后腿膝关节穿过前膝胭窝。 (2)动作不稳。 纠正方法:前脚尖充分外展、立腰、两腿贴紧。 教法提示:同虚步。 武术常用防守法 1、拍挡防守: 以左手拍挡为例。左手掌向里拍击,阻拦对方对我上体正面直线攻击。拍击同时,左手掌向里拍击,阻拦对方对我上体正面直线攻击。身体体微向左后倾,并使身体右转。 2、挂挡防守: 左右手曲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挂挡。 3、里抄防守: 左右手臂微曲并外放,紧贴腹前,手心向上,同时左右手曲臂,紧贴胸前立掌。 4、外抄防守: 左右手管外旋弯曲,上臂紧贴肋部。 5、提藤防守: 重心后移,前腿屈膝提起,后腿支撑,上体姿势不变。 6、载古防守: 当对方准备进攻时,使用截腿阻击对方攻势。不接触防守。 7、后闪防守: 重心后移,上体略后仰闪躲。 8、侧闪防守: 上体向左侧或右侧闪躲,或用左右闪步防守。 9、下潜防守: 屈藤障低重心,同时低头缩颈向下闪躲,双手护头 10、上跳防守: 两脚灯地,使身体向上跳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