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10月18日,因为我们月考打赌胜利的缘故,老师遵从赌约,带我们玩一天。
本来应该在早上集合的,但因为铎铎有课,所以推迟到了11:30分。说是11:30分,但实际上11:22分我们就出发了!源源的出现是我们没想到的,本来是一共4个人的(算上老师),结果变成了5个人。老师竟然把我们的赌约告诉了源源!于是乎,呵呵呵。
在中央大街上逛了大约30分吧,我们就去吃饭了。呼呼,老师请我们吃Piazz自助餐。本来是AA制的,但是老师不让,于是只好让给老师。吃饭的过程中,我们决定叫老师姐姐,却一直改不了口。吃了很多,应该吃回本了,我们就离开了。只一餐,让我一天都不用吃饭了。我问接下来的行程是什么,铎铎说去看电影,没什么喜欢的,有喜欢的看完就很晚了,我们就改变行程变成了瞎逛。在江边我们逛了很久,一直在瞎闹。老师和我们玩杠杠子的游戏,就是把树枝交叉然后向相反的方向拉,看谁的树枝不会断。源源和小于一直在玩呢,我才发现原来源源是很疯的~~小于是吃货~~
后来我们又去了避风塘,一起玩大富翁和谁是卧底以及真心话,很开心。源源被要求做便秘状,后来我们就回去了。
于是乎,今天我发现了:源源疯起来很可怕;小于是吃货;铎铎一直很贱;我是饰品控;至于老师吗……没发现哎。
2,慈禧的陵墓在遭到孙殿英盗掘后,她的尸体为什么消失了?
因为历史因素, 慈禧的陵墓在遭到孙殿英盗掘后,她的尸体消失了。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老夫人能多一点霸气,少一点放纵,晚清的土地也许就不会这样被践踏了。像慈禧这样的人,也是清末一位英明的统治者,不禁让人们感叹。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下葬的那天,她结束了半个世纪的清朝统治。慈禧生有福,死有苦。陵墓被孙殿英洗劫后,她的尸体最后去了哪里? 慈禧太后带着她所有的荣耀入土了俗话说:“女人当家,房子倒。”慈禧太后统治满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目睹了清王朝日益衰败。她是最早的“失败者女孩”,用财政部里面的钱买各种各样的“买”。花园,托儿所,生日钱。古人把死看得比生还重。慈禧住在人间的宫殿里,死后不可避免地要为自己修建一座奢华的坟墓。生有福,死有苦。到光绪二十五年,修建慈禧墓已耗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而修建和安葬慈禧墓的费用已超过千万两白银。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直到清朝灭亡,封建王朝的厚葬风一直没有刹车的车。慈禧也不免粗俗,丧葬品也极其奢华。如果满清王朝没有灭亡得这么快,清朝的东陵就不会被破坏了。不幸的是,慈禧太后死后不久,隆裕太后无力养活自己,迫于历史潮流不得不退位。满清王朝被推翻后,历史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在困难时期,想发财的人总是指向那些坟墓。 慈禧太后的陵墓被毁不得不说,满族统治者在选址和修建陵墓方面很方便,但学到了一种表面化。首先,清东陵选址存在问题。与明十三陵相比,清东十三陵的选址有些偏颇,预示了清东十三陵的盗窃现象。慈禧生有福,死有苦。慈禧死后不久,清朝东陵的守卫开始偷窃。许多墓葬内的随葬品,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像打开了邪恶之门,想要去清朝东陵发横财的人,在世界各地排队一圈半。可就在这群人当中,一个叫孙殿英的年轻人,成了幸运的一员。
3,孙殿英为什么盗挖慈禧墓
孙殿英对东陵七天七夜的掠夺。
许多人都认为,清东陵最早被盗的是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其实,第一个被盗的是乾隆惠妃园寝中的淑慎皇贵妃墓。
关于惠妃园寝被盗的过程这里,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就大概给你简单讲一下孙殿英盗陵的经过吧。这也是每次带团时必给游客讲的内容:
1928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在军长孙殿英率领下,驻扎在蓟县的马伸桥一带。那里距清东陵只有二三十里。皇陵里埋藏的大量宝藏让孙殿英垂涎三尺。
当时,奉军第二十八军的一个连驻扎在马兰峪。团长马福田本是东陵人,当过土匪,早有盗陵之意。这次他驻军在马兰峪,与当地土匪头子王绍义勾结起来,就是企图盗墓。孙殿英得知此事,急命部下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领一个旅的兵力去围攻马福田。7月2日,两军在马兰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马福田终因兵力单薄,寡不敌众,狼狈逃走。谭温江率得胜之兵,开进东陵,声称要搞军事演习,实行戒严,断绝交通,封锁消息,通知陵区里的老百姓不许出村。于是他们利用7天7夜的时间,盗掘了定东陵。
就在他们盗掘定东陵的同时,孙殿英的另一个部下第七旅旅长韩大宝率领一个团、一个工兵营,一个迫击炮连,从陵区西面的苇子峪山口开进了陵区,扬言要与谭温江部决战,先搞军事演习,利用两天的时间盗掘了裕陵。
7月9日、10日,孙殿英从马伸桥来到马兰峪亲自坐镇。11日,谭温江、韩大宝从马伸桥司令部调来20辆车,将盗得的珍宝全部拉走。谭、韩率军开拔,不知去向。
东陵守护大臣毓彭闻知东陵被盗,吓破了胆,不敢再驻守东陵,偷偷溜回了北京。既不敢上报溥仪,也没有声扬于世,闭门谢客,躲在了家中。后来溥仪将他开除出宗室,以示惩罚。
东陵被盗一个多月后,经新闻界披露才被世人所知,引发了极大的震惊。
其实,这次还不是破坏最严重的。在孙殿英这次盗陵后的17年,即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到1946年年初,东陵又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盗陵事件。被盗陵寝之多,损失之重,超过了1928年那次。
这次被盗的主要是咸丰皇帝的定陵、慈安太后的定西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和康熙皇帝的景陵。盗陵的首犯就是当地的土匪头子王绍义。而参与盗陵的多为不明真相、上当受骗的当地群众以及邻近东陵的蓟县、兴隆两县的一些村民,总人数近千人。我党和政府为了有效地制止盗陵之风,采取了坚决的镇压措施,严厉地打击惩处了盗陵犯。将影响较大的六名主犯判处死刑,游街示众,然后在景陵大碑楼南枪决。
1949年,东陵又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的盗陵案件。这次盗陵首犯是郑存,东陵新立村人,当时34岁,好逸恶劳,财迷心窍。他曾听土匪头子、盗陵首犯王绍义说过,地宫的金井里都是好东西,盗陵时忘了挖金井了。因此萌发了盗陵的念头。他串联了一些人,对已盗过的惠陵、慈安陵、定陵、昭西陵进行“扫仓”,即第二次盗掘。结果从惠陵金井里盗出了一些东西,定陵、慈安陵扑了个空,一无所获。昭西陵因为盗口堵砌得太牢固,未能挖通。去盗孝陵,也因地宫口太牢固,又遇上民兵,没有盗成。他们的行动多次扑空,所获不多,因此心中不甘。于是把盗陵的目标从帝后陵转向了妃园寝。他们盗掘了定妃园寝内的部分地宫和惠妃园寝唯一未被盗过的一个地宫,盗得了部分宝物。
自1928年至1950年初这二十多年里,不仅随葬品丰富的帝后陵成了匪徒们的重要盗掘目标,就是妃园寝乃至陵区外的太子、公主、王爷、保姆、大臣之墓也未能逃脱盗墓者的魔掌,无一幸存。唯一没有被盗掘得手的只有顺治皇帝的孝陵。可以设想,如果新中国再晚成立几年,孝陵也会难逃毒手。
至于,孝陵没有被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董鄂氏、福临、佟妃虽然去世时间不同,但是是在孝陵修成后同时入葬。虽然不能肯定说孝陵里面一定没有任何陪葬品,但即使有也应该不多,这一是因为前两者生前所用的大量珍玩已经在他们的葬礼中烧毁;二是当时清廷经济艰难,连孝陵本身的营建都是拆了北海等处的建筑才得以完成,没有什么余力再陪葬珍玩;三是福临本人有明确遗命,不陪葬金宝玉器;四是三人均死后火葬,墓里只有骨灰罐,没有棺椁,放陪葬品的地方不多。
前清护林大臣苏必脱林被孙殿英部下绑架,在死亡威胁下,老头儿指认了慈禧陵的地宫入口。于是当晚几十名士兵在明楼旁的琉璃照壁下挥镐抡锹,一批累了,另一批替换上来。快到黎明时,挖到了一堵坚固巨大的青石砖墙,这就是封闭地宫的金刚墙,镐、锹挖下去根本无济于事。无奈,师长谭温江只好请来了工兵团将墙体炸开,慈禧地宫的入口才算找到。
待通过洞内重重关卡,深入到陵寝内部,已是7月9日夜间。谭温江听说发现了慈禧的棺椁,非常高兴,命令工兵团长颛孙子瑜和刘副官率领二十多个士兵开棺取宝。
在灯光照耀下,慈禧巨大的棺椁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棺椁由名贵的金丝棺木制成,慈禧入殓后,工匠们又在外层罩以金漆。在金漆上,由喇嘛用藏文书写四大天王经咒。在金椁里面的红漆填金内棺上,内外布满填金藏文经咒,在棺盖之上还刻有九尊团佛等图案。
片刻间,金光四射的外椁就被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将碎椁木搬开,现出里面的红漆内棺。为避免棺内宝物被刀斧震坏。颛孙子瑜和刘副官命令几名士兵小心地在棺盖下方用利斧凿出几个长方形的豁口,铁镐伸进豁口撬了几下,棺盖露出了缝隙,士兵们将刺刀密排着插入缝隙中。棺盖很快被刺刀、利斧撬开,棺中的尸骨和珍宝被一层薄薄的梓木“七星板”覆盖,掀开“七星板”,是一层柔和光亮的网珠被,当挑开网珠被时,棺内射出五颜六色的珍宝的光芒,在灯光照耀下,珠光宝气闪烁辉煌,耀眼夺目,整个地宫后室也光亮起来。
棺中,慈禧太后身穿华贵富丽的寿衣,头戴凤冠,静静躺在五光十色的奇珍异宝中,整个棺内金光闪烁,碎光流溢。慈禧太后如同睡着了一样,双目微合,面庞如生。片刻间,由于接触了新鲜空气,保护鲜活的尸体收缩塌陷,慈禧的脸色也由红变白,由白变黑,一双手猛地收缩,两排牙齿蓦然露出……
诈尸啦!”神经紧张的士兵大叫起来,大家吓得呼啦啦往外奔逃。
快压棺镇邪!”胆子大的颛孙子瑜叫喊着,队伍终于稳住了阵脚,几十把刺刀紧紧压在棺木上。过了半晌,见棺内再无动静,颛孙子瑜亲自动手取宝,慈禧的尸体则被扔到地宫后室西北角的棺盖上。
令人眼花缭乱的珍宝被一件件取出:金罗汉、翡翠马、珊瑚树、玉藕、翡翠白菜、宝石西瓜、紫玉葡萄、红宝石枣子、黄宝石李子……
孙殿英听到地宫被打开的消息后,连夜赶到隆恩殿等候。当亲信将两箱珍宝抬到隆恩殿时,孙殿英喜不自禁,恍如在梦中。
在梁朗先的提醒下,官兵们又从慈禧棺木底下的“金井”内取出被称为无价之宝的十八颗珍珠手串和金镯、玉佩、玉如意、金壶、金盘、念珠、金佛、玉佛等大宗珍宝,又足足装满了一箱。
孙殿英一时兴起,率梁朗先、谭温江等人来到地宫后室。这里,士兵们正四处搜索可能被发现的零散珍宝。在查看慈禧尸体时,忽然发现慈禧口中散发绿色光芒的夜明珠。传说夜明珠能生寒防暑,死者口含此珠,尸体可鲜活如生,永不腐烂。为取夜明珠,慈禧太后的嘴唇被撕裂。夜明珠如鸡蛋大小,分开是两块,合起来就是一个圆球,分开时透明无光,合拢后则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人的头发。
孙殿英拿着耀眼的夜明珠大发慷慨,让进入地宫的士兵们在二十分钟内捡取剩余的珍宝。谁知他刚走出地宫,后面就传来“乒乒乓乓”的枪声,如狼似虎的匪兵们发生火并。孙殿英气急败坏地用机枪向里面扫射,才止住了里面的枪响。地宫中,匪兵们四处搜寻散碎的宝物,你争我夺,争吵叫骂,拳打脚踢。慈禧的龙袍被撕碎,凤冠被踩扁,裤褂上的各色宝石、佩物被一抢而光。
孙殿英临走前,又派人下地宫搜查,拖出了火并而死的两位士兵尸体和3位受伤或吓傻的士兵,将遗弃的镐头、利斧等物一一捡拾干净,用碎石乱碴胡乱地把地宫入口填塞一下,才放心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