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西游记里有什么黑暗面

有很多啊, 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 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 为什么要取经? 取经有什么作用等等。还有唐僧母亲出嫁后没回过娘家, 也无书信来往!十八年中,与杀夫凶手夜夜同床共眠, 简直叫人无法想像!
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 或是在宏“佛”? 我们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 同样, 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
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 反抗, 奋力, 挣扎, 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讲的是“造化”的故事, 讲的是“造化怎样弄人”的故事。
这个真的非常多!
2,《西游记》的最后为什么两个和尚要向唐僧他们收贿赂才肯把真经给他们?
要说在《西游记》的最后情节当中,为什么佛祖没有阻止这两个和尚的行为,其实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就是这两个和尚所要的其实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其二就在于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他将整部《西游记》的大前提已经给定下来了,他所要描写的佛教就是一个半盈利的佛教。
原因一,要回自己的东西
要求唐僧等人进行贿赂才能够获取真心的这两位和尚,一位名字叫阿傩,另一位名字叫伽叶。当唐僧试图想要佛经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其实已经知道他们身上并不可能带有钱财的,于是他们如果索要的话,唐僧等人只能够将紫金钵盂以及锦襕(lán)袈裟给他们。而其实这两样东西由他们两位进行索要是合乎情理的,因为这两件东西本来就是应当属于他们两个人。
阿傩和伽叶是如来佛祖十大弟子当中的两人。尤其是伽叶是佛祖的头号弟子,而且佛教学说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能够得以传承。在整个佛教当中,伽叶是第一个号召众佛来对佛祖的语录进行整理的。阿傩虽然是佛祖的徒弟,但是他其实也是佛祖的堂弟,并且只要有佛祖的传经,基本上都是由他听到之后在诵出经文,这样后续的弟子才能够加以记录。
在佛经当中记载着拈花一笑的故事,当中佛祖便将自己的袈裟和钵盂传给了伽叶。这是因为一次大梵天王邀请佛祖进行说法的时候,天王将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了佛祖,佛祖却拈起金婆罗花,但是后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在大家都没明白佛祖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只有迦叶微微一笑。
佛祖后来便解释说道,真正的佛法是不能够用语言来说的,只能够用心来体会,而伽叶是能够与他心灵相通的人,于是他便将自己的袈裟和钵盂传承给了伽叶。而在他之后,下一任的传承者则为阿傩。
所以说这两件宝物本来就是属于他们两人的,在整部《西游记》当中,这两件宝物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这个任务才暂时借给了唐僧等人,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最后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要回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是合理的。
原因二,佛教传承原则
另一个原因则是在整部《西游记》当中,佛教的大背景就是一个半盈利的组织,就算是佛祖讲经文,他也要收三斗三米以及三升金的费用。而且这两位和尚所做的事情,其实也是符合佛家的传道的。
3,《西游记》里最后两个和尚为什么要向唐僧他们收贿赂才肯把真经给他们?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无缘无故得到的, 即使是过了众生的佛教,他也不能坦率地把你想要的直接给你。 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是因为我们向往那样美丽的社会,其实正如我们自己所知,这样美丽的社会是不存在的,要说为什么,那是因为这个世界有正反两面。 阴阳同明暗,没有什么只有一面。 我们所在的世界更是如此。 佛家中有人说:不能登堂入室者无缘,白手传经,在空中传递,如果不能识别其诀窍,如果不知道其道理,就会遭受痛苦。 师徒四人已经得到了真经,后来发现竟然是空白的,他们想要字真经。 这里是唐僧为人愚蠢的地方。 他们想有一句真话,然后会为他们的愚蠢付出一定的代价,另一种说法是佛教中的法不能随便传,也不能空着。 如果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真正的经典,就会被世人认为曾经非常容易得到,有种怠慢的感觉,这对佛教的传承没有百害一利,综上所述,这两个和尚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是佛陀没有阻止的理由。 我们大多数人把它看作世俗的讽刺,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见解和观念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这两件宝物本来就是他们俩的,《西游记》整个过程中,这两件宝物只是为了完成西天取经这个任务暂时借给唐僧们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他们这样归自己,其实是合理的佛陀后来解释说,真正的佛法不能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了解,但伽叶是一个能与他心灵相通的人,于是把袈裟和钵杯传达给伽叶,而在他之后,下一个继承人是阿傩。 以上的回答,是我个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可以在下方评论或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