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简介 郭守敬个人介绍
郭守敬个人介绍 1. 郭守敬(1231-1316),名若思。邢州市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 2. 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茜,为国史官,昭闻派大学者,熟知国史事务。他被称为“国史郭”。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86岁。著有《推卜》、《李成》等天文、历法著作14部。 3.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4. 自致远十三年(1276)起,他受命修订新历法。四年后,他编制出了《时间服务日历》,该日历已经使用了360多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日历。为了修改历法,郭守敬还改革发明了简易仪、高表等12种新仪器。
郭守敬简介 郭守敬个人介绍
1、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2、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3、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在什么方面?
郭守敬主要贡献在于算学、天文、水利等方面,是当时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 1、在天文学方面,他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他修订的《授时历》,用了四年,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2、科学方面,郭守敬在修订历法的时候,他还改制、发明了简仪和十二件天文台上用的仪器,分别是简仪、高表、侯极仪、混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星晷定时仪。其中简仪就是测量天体位置的,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先进的技术。 3、水利方面,也有研究,并且有很大的成就,他也为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水利方面,1291年,负责修建了连接元大都和通州的大运河--通惠河。
我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要贡献在什么方面?
郭守敬主要贡献在于算学、天文、水利等方面,是当时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在天文学方面,他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等。 郭守敬运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基础。他所从事和领导的观测项目甚多,如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以及一些历元时刻的测定,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或近于最佳的。其中较为知名的即为四海测验。 扩展资料 郭守敬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天,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钟,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俗称阳历)的周期一样,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明万历十年)开始使用,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三百多年,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