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白薇是谁?一个被鲁迅誉为仙女的作家在与姐姐的恋爱中受到伤害
在20世纪30年代,很少有女性作家受到鲁迅的关注。白薇就是其中之一。认识鲁迅后,白薇迅速走红文坛。在鲁迅的支持下,她的剧本《打鬼塔》发表在鲁迅主编的《火速》第一期,她的独幕剧《革命上帝的苦难》也发表在鲁迅主编的《语丝》杂志上。但这位被称为“仙女”的美女作家,在当年却被几位有实力的女作家所不齿。尤其是当时很红的张爱玲,很反感被拿来和白薇比。白薇传下来的照片不多。她不一定真的漂亮,但还是很漂亮。但是,纵观白薇的一生,不得不说她过得很糟糕。她从包办婚姻中逃脱,被婆婆咬伤,独自在日本流浪,在那里做佣人。经济压力让她感到恶心和沮丧。30岁时,她遇到了自己心爱的男人——诗人杨骚。杨嫂是福建漳州人。他热爱诗歌,有名人的风范。高中毕业后,他去了日本留学。杨骚比白薇小六岁。她打电话给她的哥哥。白薇爱上了杨骚,那么透明,真诚,毫无保留,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如火如荼。在此之前,杨骚爱慕湖南姑娘凌琴如,后来两人相恋。白薇也是单恋的凌碧如的哥哥。此时白和杨两颗破碎的心在异国他乡撞成一团,可以理解。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正是因为杨骚还没有完全走出失恋的阴影,还没有准备好新的爱情。在白薇的情感压力下,他开始逃跑。于是杨骚逃到杭州,白薇却跟着他;杨骚逃回漳州老家,白薇的信在身后;后来杨骚逃到新加坡当穷教师,白薇的信来了。白薇的爱情光明正大,没完没了地诉说着自己的相思,而杨骚却被白薇的深情所伤。1927年,他们终于在上海相聚。为了生活和写作,他们过着柏拉图式的情感生活。在鲁迅的帮助下,杨骚和白薇的作品频频出镜,成为上海滩的文学明星。但此时秦茹也在上海,杨骚在暗中与她保持联系。白薇发现后非常嫉妒。一方面,她砸门攻击秦茹;另一方面,她对杨骚展开了猛烈的讨伐。白薇在情书里写道,“艾迪,我一定要爱你,要和你在一起。”你要尊重我的纯真,不要扼杀我天真可爱的灵魂!"爱情的火焰终于熄灭了。昨晚的情书合集就是他们感情的写照。杨骚与白薇分手后,于1938年冬加入重庆市文学协会。1940年,白薇也来到战时首都重庆,与著名学者曹明、欧阳山、萧军、杨骚、张恨水等在文联所在地南温泉住下。由于营养不良,加上经常跑空攻击警报,体弱多病的白薇突发高烧,高烧不退,胡言乱语。杨嫂想尽一切办法照顾白薇七天七夜。可能是年龄和苦难的关系吧。此时,杨嫂与structure.baiwei重逢后,看到曾经深爱的女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病重,产生了一种“复活”的忏悔心理。他一再要求白薇重新开始,让他爱她。沙汀和其他朋友也希望他们能握手言和,成为合作伙伴。白薇的悲痛大于内心的死亡,这是无法接受的。回顾她和杨骚在一起的十年,不仅毁了自己的身体,也毁了自己的心,几乎毁了自己的青春,事业和未来,最后死而复生。所以白薇对两性的感情都有怀疑和恐惧。她心里明白,杨骚“复活”的爱情是慈悲的,是违背她作为人的尊严的。所以,七天后,当她能起床的时候,她拿着一根拐杖,拖着她生病的腿回到她的小屋。尽管如此,面对昔日刻骨铭心的恋人的真挚告白,白薇的内心还是激起了滔天巨浪,因为她从过往中吸取了教训,那就是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她害怕了。朋友无法理解她还爱着杨姐姐,却断然拒绝与她和好。其实白薇并不希望有一个温柔的爱人,一个温暖的家。一年后,她在给杨骚的信中写道.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好人了。在这种改变下,从现在开始,你在我心里种下的仇恨之根被彻底连根拔起,你在我身上种下的无限痛苦也消失了我快乐,我会健康每一天!这不禁让我深深感激你的转变!”虽然他们没有成为夫妻,但是他们的爱情所产生的爱不会在彼此的心中终结。皖南事变后,杨骚遵照周恩来的指示,撤往新加坡。在南阳,他从50元给白薇寄钱,一个月工资不到70元。爱情很重要,但一个人必须活下去。1944年6月,杨骚嫁给了当地华侨学生陈仁娘,因为她知道,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修白薇了。然而,白薇再也没有恋爱,也没有结婚。贫穷,疾病,失败的爱情让她很难受,脾气也很不好。白薇晚年住在北京和平里的一个小区,只有一个单元。这个房子简单、陈旧、凌乱。1987年8月27日,白薇终于结束了她坎坷痛苦的一生。白薇和杨骚20多年的感情纠葛,终究是无声的结局。鲁迅笔下的美女作家,没能成为第二个萧红。爱白薇的男人,不是没有她,而是她在对劳动的热爱中度过了一生。
漳州的历史
漳州的历史如下: 漳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早在1万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周划为七闽地,秦属闽中郡,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始建州冶于漳江之畔(今云霄境内),故名漳州。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 漳州文化古迹悠久璀璨,人文资源独树一帜。有“闽南第一碑林”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洞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漳州明清牌坊、漳州文庙,中国十大名桥之一江东桥,“世界建筑奇观”漳州土楼等;闽南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有被誉为“海峡两岸戏曲姐妹花”的芗剧,饮誉海内外的布袋木偶戏,及木偶雕刻艺术、水仙花雕刻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等。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 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
漳州出过哪些历史名人呢?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黄道周、张燮、潘振承等名人,这里介绍4位漳州名人。 刘再兴刘再兴(1921——201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新四军2支队4团通讯排长、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海军5舰队天目山艇政委,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辅助船只港湾处政治委员等职。转业后任漳浦县副县长,漳州市气象台台长、龙溪手工业局局长等职。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王德王德(1906——1996),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人。革命战争年代,曾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共青团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八路军120师暨晋绥军区独立2旅兼第2军分区副政委,120师独立2旅政委,晋绥边区第2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政委等职,参加晋绥根据地建设和反“扫荡”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粤中区委第一书记兼粤中军区政委,中共华南分局常委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 林语堂林语堂(1895——1976),福建漳州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留学德国,获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有《京华烟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主编《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等。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曾仕强曾仕强(1934——2018),生于福建漳州,1949年随父母赴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毕业,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等职。著有《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曾仕强说中国人》、《中国人,你心里在想什么?》、《总裁魅力学》、《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21世纪的易经管理法》、《人际关系与沟通》、《掌握中国人性的管理法》、《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之组织行为学》、《三种管理思维的交错》、《透视灵魂看人生》等多部,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