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伐董卓时,袁绍和袁术谁的势力更大一些?
袁绍。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嫡弟。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但孙坚及时调整了军队,最终大败华雄。191年,袁术让孙坚去攻打刘表,孙坚从之,但最终孙坚被黄祖射死在襄阳城前。袁术就收养了孙坚的长子孙策,目的是为了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换来了兵马,一举平定江东。 袁术得到玉玺后立即宣布称帝,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西南)人。袁术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可以说,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是凤毛麟角。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人称“一门七进士,两朝三探花”,清代海宁查家也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清末常熟翁氏号称“状元门第,帝师世家”,不难想见,像这样的家世,说起来是何等的气派和荣耀,但跟袁家比起来,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提到老袁家,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叫做“四世三公”,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袁术的高祖父袁安是东汉的司徒,袁安的第二个儿子袁敞做过司空,袁安的大儿子袁京虽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儿子,也就是袁安的孙子袁汤却官至太尉,并且袁汤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所以人们说袁家是“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意思就是自袁安这一辈下来,连续四代人都位至三公,这就是四世三公之说的由来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袁术和袁绍两弟兄才会暗生不臣之心。群雄割据时期,他们兄弟二人一南一北,成为各路诸侯之中实力之最强者。以他们二人的实力及家族的名望,照道理莫说是复兴汉室,就算是兄弟联手、另起炉灶,统一华夏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最后却都落得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讨伐董卓时,袁绍和袁术谁的势力更大一些?
这个时候的袁绍实力较小;但是袁绍的民望很高,高到成为精神领袖。在联盟开始后,大家都不用表决,就公推袁绍是盟主;其得人心如此!名望之高如此!
当时袁绍和董卓闹翻,差点被通缉,但是董卓同志给别人忽悠了,才给他一个渤海太守,是个芝麻大的官员。所以袁绍实力才大损;但是袁绍手里还有皇帝的假节,名义上地位也很高。
而袁术是后将军;汉朝军方:大将军,骠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 而且袁术占据两淮地区;兵精粮足; 且讨董联盟的时候,袁术手下的孙坚,就是最大的英雄!锐不可当,一直打到洛阳城下,甚至找到了玉玺!
可能这个也是为什么,袁绍虽为盟主,但是没有实力;号令天下,估计还是困难的,所以才没有作为吧。
十八路诸侯中,表现最牛的就是曹操和孙坚! 所以三国:曹操和江东孙氏能够建立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刘备后来自己的努力冒出来的,刘备起点低,很不容易啊!